• 回到旧版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版
  • 服务热线: 0564-6488166

    八月健康风险提示

    时间:2025-08-20   浏览次数:128
    • 科室:
    • 职位:
    • 职务:
    • 职称:


    八月健康风险提示

    八月西风蝉噪时,萧萧疏叶已辞枝。八月降雨频繁,湿热交织,适宜蚊虫滋生和细菌繁殖,同时高温天气持续,食品安全也不容忽视。在此温馨提示广大市民,要做好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高温中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新冠病毒感染、食源性疾病的预防。

    一、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


    图片

    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经伊蚊叮咬传播,均以发热、关节痛、皮疹等为主要临床表现。2025年7月,我国部分地区发生输入病例引发本地传播的基孔肯雅热疫情,现阶段正处于防控的关键时期。7月,我市使用双层叠帐法开展了媒介伊蚊监测工作,平均帐诱指数为2,外环境中伊蚊成蚊密度较高,同时暑期旅游、商贸等国内外人员往来频繁,预计8月份我市不排除出现基孔肯雅热、登革热输入性病例及本土病例的风险。

    预防措施 

    image.png

    1.避免蚊虫叮咬

    室内使用蚊香或电蚊香液并使用纱门纱窗和蚊帐进行防蚊。外出时应穿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上蚊虫驱避药物。避免在蚊虫出没频繁时间段、在草丛、树荫下等户外阴暗潮湿处长时间逗留。

    2.灭蚊,清理蚊虫孳生地

    及时清理伊蚊幼虫孳生地,如轮胎、花盆等小型积水容器,家里不要留下卫生死角,比如死水、臭水、垃圾等;水生植物盆栽中可以适当养一些观赏鱼,减少蚊幼虫的产生。

    3.注意旅行安全

    假期外出游玩需提前了解目的地疫情情况,如前往广东、东南亚等蚊媒传染病高发地区旅行,请做好防蚊措施。返回后若出现发热、头痛、肌肉关节疼痛或皮疹症状,请及时就医,并主动向医生说明旅行史及同行人员健康状况。

    二、高温中暑

    image.png

    8月份正处于三伏天气,气侯炎热潮湿。根据中国气象局预测,8月份安徽省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出现阶段性高温热浪风险较高。预计8月全市高温中暑病例数将持续增加。

    预防措施

    image.png

    1.保持充足水分

    出门前、户外活动期间和回家后及时补充水分,食用应季水果、绿豆汤或淡盐水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保持身体水盐平衡。

    2.合理安排活动

    在高温天气,尽量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活动,如需外出,应做好防晒措施,如戴遮阳帽、穿浅色透气衣物、涂抹防晒霜等。

    3.预防职业性中暑

    高温作业工人应采用防护用品、加大机械通风等措施进行降温、隔热;高温作业前应做好职业健康检查,发现职业禁忌症,应及时调离或暂时脱离原工作岗位。

    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image.png

    根据既往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特征,4-10月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流行季节,其中5-7月为高发季节。预计8月全市仍有较多散发病例报告,且不排除出现聚集性疫情和死亡病例的风险。

    预防措施

    image.png

    1.注意环境卫生

    定期清理居住环境周围的杂草和灌木,生活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的居民,应当注意家居环境中游离蜱和饲养家畜身上附着蜱的清理和杀灭工作。

    2.做好个人防护

    户外活动,尤其是去野外时穿长袖长裤,并扎紧裤脚袖口,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户外活动后,仔细检查全身和衣物有无蜱虫(尤其是腋下、腹股沟、头皮等隐蔽处),回家及时洗澡。

    3.感染人员管理

    如有亲属出现发热、出血等表现,应尽快将其送医,并避免无防护情况下对患者进行护理;患者去世,避免无防护情况下处理遗体等。

    四、新冠病毒感染

    image.png

    根据7月全市新冠病毒感染监测结果,全市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数、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均较上个月上升,目前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处于波动阶段,疫情形势总体平稳。

    预防措施

    图片

    1.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勤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鼻或口;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等。

    2.及时就医

    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尽量避免参加集体活动,及时就医,就医过程中全程科学佩戴口罩。

    五、食源性疾病

    image.png

    8月仍处于夏季高温期,温湿度环境持续利于微生物快速繁殖,食品污染风险及腐败变质风险较高;同时,苦瓠瓜和毒蘑菇等因夏季生长旺盛,仍存在误采误食风险。预计8月我市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及有毒植物中毒事件发生风险仍将处于较高水平。

    预防措施

    1.食材安全

    外卖认准“明厨亮灶”,不订购无证摊点;果蔬充分清洗,必要时去皮;野外不采、不买、不吃野生蘑菇和野菜。

    2.生熟分开

    处理生肉、禽、蛋、水产品的刀具、砧板、容器与处理直接入口熟食的分开;冰箱内生熟食品分层或分密闭容器存放。

    3.安全储存

    易腐食品(如熟食、奶制品、切开的果蔬等)及时冷藏或冷冻;熟食在室温下存放勿超2小时(高温天气<1小时);冰箱不是“保险箱”,定期清理,避免食物堆积影响制冷效果。


    专家门诊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