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天气渐寒,昼夜温差大,多种传染病逐渐进入流行期。温馨提醒广大公众,做好流行性感冒、人禽流感、诺如病毒感染、水痘、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预防。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每年冬春季为流行高峰。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为主,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播。临床表现为急起高热(≥38℃)、头痛、肌肉酸痛、乏力、咽痛和咳嗽,部分患者可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
预防措施

人禽流感,是由H5N1、H5N6、H9N2、H7N9等禽流感病毒偶发感染人类所致,主要传播途径为接触携带病毒的活禽或出入受污染的活禽市场。患者初期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咽痛),重症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可在发病3~7天内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多持续≥39℃。
预防措施

诺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肠炎最常见的病毒,潜伏期短、传染性强、极少量病毒即可致病,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场所易出现暴发疫情。传播途径包括经食物传播、经水传播以及人传人,感染后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和恶心等,其中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以腹泻为主。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病人或接触被水痘病毒污染的玩具、用具等感染。该病传染性强,多见于儿童,在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易出现暴发疫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和皮疹(可同时出现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伴明显瘙痒。
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主要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5岁以下儿童为高发人群。病毒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飞沫及直接接触患儿疱疹液或被污染物品传播,临床表现为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出现斑丘疹或疱疹,常伴发热。
预防措施
